) 7月3日成地球史上最热一天,厄尔尼诺也暖不了ESG拔凉的心? 热点聚焦_京津冀制鞋网

7月3日成地球史上最热一天,厄尔尼诺也暖不了ESG拔凉的心? 热点聚焦

首页>资讯 > 正文
2023-07-06 13:43:18

来源:亚设网

近日,全球各地连发高温预警,我国高温排行榜前十的已达到41度。7月3日,全球平均气温刷新纪录,成为“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天”。

气候专家认为,厄尔尼诺现象或为今年的气候异常“火上浇油”,可能使今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每年都这么说)。美国德州近来热浪来袭,高温破48摄氏度,上月已有至少12人疑“热死”。而墨西哥卫生部6月28日发布公告说,数周来墨西哥有112人因极端高温死亡。7月2日,北京又发生颐和园导游中暑身亡的事件。

就在六月,纽约等美国东北部多地区人民体验了一把“世界末日”的感觉,受加拿大山火影响,大量烟霾南移,导致纽约空气质量指标达到几十年来最差水平,很难想象这是我们真实经历着的世界而不是来自末世电影中的场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加拿大的山火更是持续蔓延了十多天都没有缓和的迹象,美国国家气象局预测纽约将再次经历浓烟天气,而更坏的消息是,像这样极端天气的发生会越来越频繁,影响更会越来越糟糕。

事实是,我们正面临着一个环境气候的定时炸弹随时都会爆炸的局面。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每年发布的气象报告中坏消息越来越多,但今年的报告格外让人胆颤心惊,其中提到全球变暖水平已经超过了1.1摄氏度,急速逼近此前的“巴黎气候协定”所设定的1.5摄氏度相对安全标准,大气中的碳污染浓度达到了20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极端的飓风、热浪、山火、旱灾和洪灾已经从预警变成了频繁发生的现实,除非我们现在就做出大幅度的改变,不然十年内最坏的情况将即将到来。

面对着“地球要完”的未来,拯救地球的任务交给了谁?

气候科技企业融资遇冷

这几年来,气候科技公司被赋予众望,他们以打破现状的解决方案承担起了“拯救地球”的重任,吸引投资者纷纷倾囊相助。

不过令人沮丧的是,据今年最新数据显示,在气候科技方面的投资不但数额有所减少,交易速度也大幅减慢,PitchBook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气候科技类全球融资总额约为57亿美元,共有279桩交易,与上一个季度相比融资数额减少了36%,交易数量也减少了31%,与2021年第三季度的高光时刻相比,季度交易价值下滑了超50%,而这也是三年来气候科技领域融资表现最差的一个季度。

气候科技领域融资持续下降

这样的表现与整体VC融资减少脱不了干系,比如去年碳排放科技公司的融资就已经有了约2%的下滑,今年的融资环境则更加惨淡,同时SVB的破产对气候科技领域打击也非常大,一直以来它可以说是环保类公司的首选贷款机构,拥有超1500个气候和环境科技类的客户,还曾计划拨款50亿美元用于支持可持续发展公司的借贷和投资等多种金融需求,而这次SVB倒闭将导致银行放贷能力减弱并收紧贷款政策,气候科技等规模较小和在盈利上并不占优势的初创公司融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TechCrunch最近一篇题为《别管银行了,投资者为什么不担心气候问题》的文章将可持续类公司与SaaS(软件即服务)领域所获得的融资进行了对比,去年全球SaaS公司融资总额达到了1220亿美元,算起来的话比斯洛伐克整个国家的GDP还要多,而在包括像是可再生燃料、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领域投资者只进行了400亿美元的投资,这只是SaaS领域的三分之一而已。

投资者的逻辑十分明显,SaaS公司所带来的回报快又高,而投给环境科技公司的钱更多则是押下的赌注,我们目前最需要的就是愿意“豪赌”的投资者,像是去年碳捕捉科技公司共获得42亿美元投资,聚变能源科技共获得11亿美元投资,跟许多赛道相比这一资金额度都不算多,但仅仅是这两种科技的研发成果就能够逆转人类200年来的碳排放影响,只可惜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有这样的领悟,在金融环境紧张的情况下更多人不会选择为未来押注。

核聚变的潜力

同时,在已经获得了融资的环境科技公司中,供与需也存在着极大的不对等,这就意味着那些最有潜力能够减少碳排放的赛道往往获得的融资并不是最多的,比如像是太阳能、风能、绿氢生产和农业等赛道的新科技有望在2050年前减少空气中85%的碳排放,但据PwC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8年内分给环境科技公司的投资中,这些赛道只获得了总额的半数,反观出行和交通运输领域虽然只产生了15%的碳排放,但却获得了投资的48%。

碳排放VS绿色投资

国际能源机构(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一直也对各个环境科技赛道的零碳目标进行追踪,它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供暖活动共排放出14.6千兆吨二氧化碳,占据总排放的40%,其中超过半数来自于工业供暖,而目前不但只有11%的新能源能够解决供暖需求,流向供暖减排科技的资金更是微乎其微。

想要改变现状,需要投资者和创始人双方投资和经营思维方式的转变,将重心放在有最大潜力实现零碳目标的领域,比如投资者应重新思考投资收益的回报周期,以适应环境科技的研发规律;而创始人在“心系地球”的同时也应该思考盈利问题,比如如何与拥有尖端技术的实验室达成伙伴关系以利用先行者优势开发效益。缩小气候及环境科技的资金缺口以及调整资金分配可以加快下一代可持续技术创新的投资周期,这对投资者、企业和地球来说都是好消息。

ESG:只是表面功夫?

在专注于气候科技的公司之外,近年来各个领域的公司也都掀起了ESG风潮,将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社会责任(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纳入公司决策,虽然很大程度上这一趋势来自于投资者的施压, 但仍带来了积极的结果,比如许多公司成立了专门的ESG部门并持续更新ESG战略,尤其在环保方面使用清洁能源、环保包装和选择节能的供应商已经成为了许多消费者品牌的常规行动。

什么是ESG?

不过,最近社会整体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为ESG的推行创造了一些困难,比如某些政界人物开始号召反“ESG投资“、欧洲能源危机、市场的不稳定和科技圈对利润大于增长的重视趋势让很多公司在这个节点选择在ESG上偷懒。

谷歌云今年发布的可持续发展调查报告就揭露了一些真相,报告中提到,来自金融方面的压力让许多公司决定在可持续布局上降本找补,因此ESG从去年被各个公司列为企业目标的第一位在今年掉到了第三位,可持续项目的推行脚步整体比2022年慢了8%。

ESG在企业目标中的优先级下降

更夸张的是,受访的绝大多数高管相信整个行业的“漂绿”(greenwashing)现象非常严重,约72%的人表示如果继续调查下去,大多数企业甚至可能包括自家企业都会被发现在环保问题上只做表面功夫,更是约有59%的高管承认自家企业在可持活动的数据上有充水或欺骗行为。这一现象的发生一方面来自于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压力,因为如今的消费者会将企业的价值观念纳入购买决定中,McKinsey和Nielsen IQ一项对消费者追踪5年的调查报告显示,78%的受访者表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对他们至关重要,超60%的受访者表示会为更环保的产品多花钱,甚至纳入ESG价值的产品比普通产品的竞争力要强1.7%。

ESG产品更具竞争力

不过压力并不能够成为漂绿的借口,多数公司无法诚实进行可持续行动其实是因为缺少相关的人才和技术,尤其是如何监测繁杂的ESG数据是大多数公司所面临的难题,目前像是Novisto和Workiva等初创公司及Google Cloud和Salesforce等大型企业软件都在推出ESG数据监测、分析和管理方面的相关解决方案,帮助企业用数据进行可持续决策。

ESG的数据管理

有了数据支持,高管们也需要理解ESG不只是能让企业“脸上有光”的短暂流行风潮,却是应该注入企业灵魂的核心任务,比如拥有可持续方面的专门领导者和明确的职务分工都是重要环节,谷歌云的报告中显示84%的受访高管表示如果他们有明确的架构和问责制度,可持续发展计划就会更加有效。

气候科技的新生?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业界整体对企业可持续的关注度仍保持在高水平,谷歌云的报告中显示84%的高管表示目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可持续价值,同时目前超96%的企业都拥有至少一个针对可持续和环保的项目,员工对这类项目的参与热度与前几年相比也是只增不减。

而如果说困境中也应看到希望的话,那最近的系列山火和极端天气因其规模之大,也推动了一些环境科技方面的波澜,比如VC开始更关注山火类初创公司,像是开发出家庭山火防御系统的Frontline成立已有10年,但最近才完成64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还有山火监测管理软件Pano AI也是成立几年但在去年刚完成了最大一轮的2000万美元融资。同时许多投资者也预言未来几年将诞生新一波基于美东的气候科技公司,像是2018年西海岸山火事件后西岸的气候科技初创公司数量就增加了一倍,2020年的山火后这类初创公司更是比前一年增加了83%, 因此接下来我们很有可能目睹东海岸气候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诞生。

西海岸山火事件后西岸的气候科技初创公司数量一直增长

此外去年美国发布的通胀削减法案(IRA)也被认为有希望为气候科技领域带来新生,由于计划投资约3700亿美元用于气候和能源领域,它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针对气候问题出台的最大规模法案。

法案中的重头戏就是为电力、核能和氢气等清洁科技公司提供数百亿美元的税收抵免福利及贷款支持,从而加快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推广,此外法案中还包括为清洁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超3万亿美元的投资,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设备以降低能源成本等内容。

这一系列措施在加快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同时也能够带动新能源及气候科技产业的发展,比如Bill Gates的气候基金组织就预估这一法案的出台将会激励约1000个新环境和气候类公司的诞生。

虽说乐观是好事,但在可持续和环境保护上乐观并不等同于被动的围观他人行动,毕竟地球属于每一个我们,在气候科技初创公司、投资者、企业之外,每一个人都应该开始行动,而且应该现在就开始行动。

标签: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京津冀制鞋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新华社电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发布《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并截至12月8日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这
2021-11-19 13:46:03
《中国证券报》17日刊发文章《备战2022 基金经理调仓换股布新局》。文章称,距离2021年结束仅剩一个多月,基金业绩分化明显。部分排名靠前
2021-11-19 13:46:03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
2021-11-19 13:45:58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从10月份市场供需积极变化看中国经济韧性新华社记者魏玉坤、丁乐读懂中国经济,一个直观的视角就是市场供需两端
2021-11-19 13:45:58
全国教育财务工作会议披露的消息称,2020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4 29万亿元,占GDP总量的4 206%,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
2021-11-19 13:45:48
如果你也热爱“种草”,前方高能预警!让你心心念念、“浏览”忘返的网络平台,可能早已成为一块块“韭菜地”。近日,据《半月谈》报道,有...
2021-11-19 13:45:48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描绘了未来5年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规划》指出...
2021-11-19 13:45:40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2021年快递业务旺季正式拉开帷幕。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仅11月1日当日,全国共揽收快递包裹5 69
2021-11-19 13:45:40
人民网曼谷11月17日电 (记者赵益普)17日上午,中国援柬埔寨第七批200万剂科兴新冠疫苗抵达金边国际机场。当天,柬埔寨政府在机场举行了
2021-11-19 13:45:35
金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主体工程一角受访者供图依托清华大学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金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申请专利百余项,建立
2021-11-19 13:45:35
视觉中国供图42亿立方米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山西煤炭产量有望突破12亿吨,12月份山西外送电能力将超过900万千瓦,今冬明春煤层气产量将达4
2021-11-19 13:44:34
14省份相继发布2021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引导企业合理提高职工工资今年以来,天津、新疆、内蒙古、陕西、西藏、山东、江西、山西、福建、四
2021-11-19 13:44:34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 谢艺观)“一条路海角天涯,两颗心相依相伴,风吹不走誓言,雨打不湿浪漫,意济苍生苦与痛,情牵天下喜
2021-11-19 13:44:31
近日,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ETC发行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对不具备授信条件的用户,商业银行可在依法合
2021-11-19 13:44:31
欧莱雅面膜陷优惠“年度最大”风波 涉及该事件集体投诉超6000人次美妆大牌双十一促销翻车?近日,因预售价格比双十一现货贵出66%,欧莱雅
2021-11-19 13:44:13
43 6%受访者会在工作两三年后考虑跳槽54 3%受访者认为跳槽对个人职业发展有利有弊如今对不少年轻人来说,想对一份工作“从一而终”不太容易
2021-11-19 13:44:13
超八成受访青年表示如有机会愿意开展副业 规划能力最重要64 4%受访青年指出做副业跟风心态最要不得如今,“身兼数职”已成为年轻人当中的
2021-11-19 13:44:01
发展氢能正当其时【科学随笔】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它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他能源制取,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储存、与多种能源便捷转换等优点
2021-11-19 13:44:01
“千杯不醉”的解酒“神药”能信吗?专家:网红“解酒药” 其实不算药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一直是国人饭桌上至关重要的存在。尽...
2021-11-19 13:43:57
最新文章

相关推荐